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多年的高校招生考试,12月9日这一天的首次招生高考据说有从1966届到1978届的13届570万高中毕业生参加。这次高考后,我所在的中学专门组织了“尖子班”采取“吃小灶“的方式集中备考。1978年7月20日全国统一命题举行了第二次高考,有资料上说610万人报考,录取了402万人。我就在这一年从济南第十七中学高中毕业后参加了高考,被bifa必发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记得10月份入学报到那一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和一名考上生物系的中学同学一起去了老校,一问才知道山大有两个校区,政治经济学系在新校,结果到了新校从北门走到南门也没找到报到处,当时新校就一条主路从南到北,有的地方也没有围墙,连大门都是临时建筑,校外还有一些农田。后来看到路边不远处有一片小树林,里面有不少人,走过去一问才知道这就是山大新校区,边上的是文史楼,我们系就在这个楼上,报上到之后被编到了一组,由此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人生重要的起点,从此与政治经济学结下了一生之缘。
高中毕业前有一年第一次看到《资本论》这本书封页上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副标题时还问了父亲,他告诉我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学问,当时也没听懂。中学毕业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选择了政治经济学专业。自1978年上大学起,一直到大学毕业后继续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及随后参加工作的四十多年里,我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和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在参加工作后从事地方外经贸与商务发展、开发区建设管理和国资监管、国企改革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到访了世界上近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出访中既看到了欧美加日澳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情况,也看到了亚太非洲发展中国家的状况;既接触了资本主义国家,也接触了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在俄罗斯和前苏联中亚及波罗的海三国、中东欧国家直面感受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情况;还在港澳两地体验看到了回归祖国前后的发展变化,也在台湾目睹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时代变迁;进入新世纪以来去越南、古巴目睹感验了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在组织地方经贸交流活动配合中共友好代表团出访拉美非洲时,几次还看到了一些国家左翼政党的活动情况,在法国一个公园的巴黎公社社员墙前遇到了几十位来自欧洲的人集体唱着国际歌,在以色列参观了带有社会公有制色彩的“基布兹”社区。
我毕业参加工作后长期离开了学术理论界,但在实际工作经历中一直经常关注思考一些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实践课题。这些出访的经历也无时不刻不在触发引起我的思考。每当我看到世界的发展变化,虽然在国外出访看到的大多是走马观花,但都会时常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思考一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问题。2002年,在中共山东省党校中青班学习期间整理研究生论文出版了《自由合作劳动者论纲》一书,主题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获得了山东省社会科学2003年度优秀成果奖。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党中央确立了“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使我更加坚定了理论自信。我2022年到龄退休,在山大经济学院校友、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教授支持下,来到青大又继续开始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2023年2月出版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概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由个性价值观研究》一书,目前正在写《人本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和谐价值观的社会制度形态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书,已形成了基本的篇章结构研究思路。回想起来,我是从山大走进了政治经济学的殿堂。
1982年,我在毛永林教授指导下做本科毕业论文时研究的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当时的大学教科书是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开始研究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是延续了斯大林时代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模式。我提出把“社会劳动”作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理论入手研究社会主义。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组织开展潘晓来信引发的人生观讨论,围绕“一切向钱看”进行了异常热烈的思想交锋,我还写过一篇论文《论特权、金钱、劳动》,试图研究比较分析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个制度形态主体经济关系的历史差别。当时寄给了“中国青年报”,但被退稿了,可能是理论性太强写的太长吧。我作为一刚刚入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足二十岁的青年,朦朦胧胧地意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价值观应当是劳动原则,封建社会是特权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是金钱原则。1982年山大毕业后师从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做研究生,1984年写毕业论文时继续研究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经济范畴体系课题,当时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研究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重点研究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主体范畴、中心范畴及其构建基本经济范畴体系理论逻辑的方法论。在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管理哲学在职博士班研修学习时做“世界本质与人类本质哲学观”的研究论文中,我从当代世界信息化高科技时代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智力劳动的新劳动阶级哲学形态概念变化影响的方法论上,对世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人类本质特性做了进一步研究探讨。
基于我自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时期的理论学习思考和三十多年的职业工作实践感悟,2023年2月出版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概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由个性价值观研究》,是我写《人本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和谐价值观的社会制度形态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书的一个导论篇。我在动笔前先读了几本书,一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述评》,还有《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读这两本书主要是理论温故知新。随后又补课看了一些对我来说长期离开学术理论界以来的新书,像美籍经济学教授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他提出社会主义终将融入资本主义,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向松祚先生的《新资本论》,还有当代20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成就汇编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编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等当前学术理论界有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些国内外论文资料,主要是学习了解近些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我的老领导龙永图同志和老同学武常岐教授为这本书写了序。马建堂、张德修、隋明梅老同学还出席了今年6月份在北京举行的新书分享交流会。
2023年6月,《新时代政治经济学》北京新书分享交流会
我认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已进入一个“并存、共处、互鉴”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主义者批评资本主义人剥削人不平等是源于私有制,资本主义世界说社会主义是集权专制社会不民主没自由。从于幼军、黎元江合著的《社会主义五百年》一书中可以看到,社会主义这种情况在人类世界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确实一度发生过,这部书的第一卷《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和第二卷《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第三卷《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详细介绍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演变历程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初期历史,人类最初产生社会主义思潮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残酷激烈对立的阶级矛盾冲突社会主义国家创立发展初期以及发展建设过程中有过不少严重挫折教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史变革。但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理念与时俱进,实践不断探索完善,现代资本主义也在改变,都出现了不同于前几个世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和上世纪中叶以前社会主义国家创立发展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但是,无论发生什么变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不能忽视人类的发展问题,只有在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其他社会问题。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从当前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世界局势看,西方有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提出价值观对立的政治化标准是目前导致国际社会对抗的道德思想根源。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世界意义,这是走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冲突误区的必由之路。我的研究是以期从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形态的现实联系出发,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探索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未来。《人本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将是一部新社会主义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政治经济学,使世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消灭资本主义,也不会融入资本主义,而是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之大成并融合当代资本主义一切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素的现代市场经济机制模式,促进“以人为本”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现代生产力全球化发展趋势看,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时代的物质生产力发展成就基础之上一定会形成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进步新形态。人类世界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未来,根本上在于通过追求“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全面发展”价值目标,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制度形态框架应当是,政治领域民主化、经济领域市场化,社会领域法治化,意识形态领域科学化,既要建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也要有政治文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探索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未来社会制度形态目标,经济基础将在于重建公众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个人财产所有制,上层建筑必然是人民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政治制度,人们不再因为生存需要而进行谋生劳动,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条件是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从而决定了世界最终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历史未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确立能够获得世界普遍认知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把“人的自由个性价值观”作为追求目标,这是一个需要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层面深入研究的时代命题。我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而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观,提高到人类现代文明世界未来发展观高度来进行深入研究,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历史未来的价值观理论导向。正如当年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治思想基础,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拨乱反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理念破除了中国加入WTO的内部思想束缚、扫清了外部体制障碍所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当前复杂变乱的世界形势下,通过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自由个性价值观”科学学说原理层面,根本解决现代人类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对立问题和探索化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进征程上出现的社会矛盾,有利于运用现代政治文明理念确立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思想理念建立人民民主现代文明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除忽视自由个性价值观的社会治理模式和僵化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对抗方式,研究能够改变西方话题中价值观对立成为“政治正确“思维模式的方法路径,用共同语言促进世界上两种制度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在面向全球更加开放文明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基础上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全人类美好幸福未来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中华民族一定要有世界认知感、话语权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尤其面对当前西方有的国家出现全球化逆流之变更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继续坚持顺应世界潮流浩荡之势而行,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这次母校的同学们提出搞一次毕业40年返校活动很有意义。我从当年一个16岁风华少年走进bifa必发开启了人生之路,到如今走过一生职业生涯进入60岁后的退休生活,永远忘不了山大和各位老师、同学们!逄秀贞老师、倪明远老师给我们做辅导员,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十分关心,我第一年睡上床半夜摔下来,老同学宋玉军不顾年龄大不方便主动把下床让给了我,同学之情令人感动。
2020年11月8日张德修、武常岐、马卫刚同学看望逄秀贞老师
感恩母校给了我知识理论、给了我思想力量,我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功底是在山大本科学习中打下基础并逐渐形成积累起来的,从bifa必发起一直到研究生毕业,我一共通读过六遍《资本论》三卷,还有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记得在山大经济系的课堂上听赵海成老师讲授“徐禾本”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这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启蒙教育第一课,马家驹老师、林白鹏老师、陈乃圣老师、陈一献老师带我们通读学习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三大卷,周之美老师给我们讲授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胡世凯老师给我们讲授了现代西方经济学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萨缪尔森《经济学》,庄德均老师给我们讲授世界经济课时一开始还没有教材,上了一半才发下来一本刚出版的钱俊瑞主编的《世界经济》论著作为教材,欧是老师讲授西欧经济课时也是没有现成的教材,用的都是老师自己辛辛苦苦搜集的一些论文资料,让我们知道了当时世界上有一个“欧共体”;赵植业老师教我们《商业经济学》时主要讲的是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制度模式,巩丽泽老师教《会计学》时每次上课都先讲一句话:“同学们,打醋的钱不能买酱油,专款专用是会计基本原则”。四年里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了不少苏联版的政治经济学及哲学教科书,也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和康德哲学的一些著作,我还去中文系旁听了美学课,去历史系旁听了世界通史,去哲学系旁听了西方哲学史,当时学校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做讲座,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可以说,山大奠定了我人生的坐标方向,开启了我的人生之路。我将把终生在政治经济学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里的研究探索成果作为报答奉献给人类,不辜负母校的培育。
转自:文史楼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