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经院新闻 - 正文

11月4日晚,经济学院第十九期PPE讲座以线上形式举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黄振乾作了题为“中国对外援助分配的空间分析”的学术报告,bifa必发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睿作为嘉宾进行点评并主持会议。


讲座中,黄振乾以“中国对外援助”为核心,从研究概览、次国家层次研究方法以及实证分析三方面展开分享。首先,他讲解了对外援助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对外援助对受援国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中国为何要援助其他国家?中国对外援助是否会挑战西方主导的国际发展秩序?进一步地,他指出,当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配和影响两个关键词,而所谓分配问题就是“谁向谁提供援助以及为何?”,以往对援助分配的解释主要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视角出发,仅仅关注国家间政治而忽视了受援国内部的分配问题。接着,黄振乾阐述了次国家层次研究方法,不同于国家层次研究,次国家层次研究的关注对象是一国内的省、县、市或某户人家,将援助分配从宏观的、国家的视角转化为微观的、次国家的视角,决定援助分配的因素是该地区的微观特征,地理信息数据的完善和空间计量工具的发展使得次国家层次的研究成为可能。最后,黄振乾采用这一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分配特征及原因,他以非洲为例,利用中国援助数据和受援国地理网格的信息数据,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对非援助项目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距离首都和国界近的地区、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以及非边缘族群地区更有可能获得中国援助项目;自然资源产地和援助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中国援助项目的空间分布规律与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受援国需求和国内分配政治、非洲当地经济社会特征相关。此外,黄振乾还探讨了未来有待拓展的研究方向。在互动交流环节,黄振乾与参会人员针对援助中的分配主导权、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国内利益集团对援助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


黄振乾,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坦桑尼亚与东南非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国际发展、非洲比较政治和地理信息数据分析,主要关注非洲地区。研究成果发表在《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学术刊物。


图文|林泽浩



上一篇: 经济学院举行国际化战略专题报告会

下一篇: 经济学院举办第 77期青联学术午餐会